[完全用 GNU/Linux 工作] 24. 視窗管理及工作區 (上)
自從 2007 年開始接觸 Ubuntu 7.04 以後,凍仁於 x86 電腦上的使用習慣有了大大的改變。與 Windows 相比,除了有更多可以操控視窗的快捷鍵外,更多了工作區的概念。這讓生活在視窗之海的凍仁解了套,也想說一句「我回不去了」,再也不想回到綁手綁腳的 Windows 上了。
▲ 圖 1: 2 x 2 的工作區。
工作區的概念就好比視窗的群組,GNU/Linux (Gnome, KDE, LxDE), Android, iOS, Mac OSX, Windows 8 上都有類似的設計。以下為凍仁對各個工作區的規劃。
▲ 圖 2: 工作區對照圖 (請與圖 1 對照)。
由於是 2 x 2 加上工作區 1 為主要工作區的規劃,大部份都是在工作區 1, 2 和工作區 1,3 切換比較多,故工作區 4 則規劃成使用頻率較低的程式。
試過各種 GNU/Linux 上的 Window Manager 後,凍仁最後選擇了比 Metacity 還強大的 Compiz。但由於之前必須於 Windows 7, Ubuntu (Unity) 和 Debian (Compiz) 切換的關係,預設的快捷鍵已不符需求,好在 Compiz 的彈性夠大,讓凍仁可以統一操作模式,以降低切換時的不適。
▲ 圖 3: 此為凍仁使用 CCSM (CompizConfig Settings Manager) 所做設定。
▲ 圖 4: General 分類的設定。
基本上與 Metacity 的配置相同,顯示桌面則改成與 Windows 相同的快捷鍵 Window + D,而將視窗切換到最大則是參考 PieTTY 的全螢幕設定,比起 Alt + F10 的組合鍵 Alt + Enter 順手多了。
此為 Compiz 給予使用者新增快捷鍵的地方,共可設定 12 組。個人是用它實作開新應用程式的功能,以對應 Windows 7 上的功能。
▲ 圖 1: 2 x 2 的工作區。
1. 工作區
工作區的概念就好比視窗的群組,GNU/Linux (Gnome, KDE, LxDE), Android, iOS, Mac OSX, Windows 8 上都有類似的設計。以下為凍仁對各個工作區的規劃。
- 工作區 1 (左上):主要工作區,以 Firefox, GVim, Terminal 為主。
- 工作區 2 (右上):次要工作區,查詢資料及臨時交辨事項為主。
- 工作區 3 (左下):檔案管理員、虛擬機器、修圖 … 等。
- 工作區 4 (右下):即時通訊、多媒體、畫面截圖 … 等。
▲ 圖 2: 工作區對照圖 (請與圖 1 對照)。
由於是 2 x 2 加上工作區 1 為主要工作區的規劃,大部份都是在工作區 1, 2 和工作區 1,3 切換比較多,故工作區 4 則規劃成使用頻率較低的程式。
2. 視窗管理
試過各種 GNU/Linux 上的 Window Manager 後,凍仁最後選擇了比 Metacity 還強大的 Compiz。但由於之前必須於 Windows 7, Ubuntu (Unity) 和 Debian (Compiz) 切換的關係,預設的快捷鍵已不符需求,好在 Compiz 的彈性夠大,讓凍仁可以統一操作模式,以降低切換時的不適。
▲ 圖 3: 此為凍仁使用 CCSM (CompizConfig Settings Manager) 所做設定。
2.1. 一般 (General)
▲ 圖 4: General 分類的設定。
2.1.1. 通用選項
基本上與 Metacity 的配置相同,顯示桌面則改成與 Windows 相同的快捷鍵 Window + D,而將視窗切換到最大則是參考 PieTTY 的全螢幕設定,比起 Alt + F10 的組合鍵 Alt + Enter 順手多了。
2.1.2. 預設指令
此為 Compiz 給予使用者新增快捷鍵的地方,共可設定 12 組。個人是用它實作開新應用程式的功能,以對應 Windows 7 上的功能。
本文同步發佈於 iT 邦幫忙。
留言
張貼留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在底下留言讓凍仁知道。😉